Deresky认为文化噪音即文化变量破坏了沟通的原有含义,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从而改进沟通效率。闷王国平指出不同的文化氛围下人的恩维方式是不同的,但人都具有一个固有的倾向,那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别人的行为取向。
同声传译并不只是语言文字层面上的转换。在话语层次,排除语言层次的差异后,更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差异。同“文化是冻结了的交流,而交流是流动着的文化。译员是源语发言人和目的语听众沟通的桥梁,而发言人和目的语听众有各自的
文化背景,同一文化间的交流有时都存在困难,何况是不同的文化或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交流了。译员要理解发言人的话语,实际上是要懂得说话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。中文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,如“一个中心、两个基本点”,“三通”,“安居工程”,“倒爷”等词汇。由于历史的原因或现实的因素导致各个文化群体有各自的社会约定、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,才有这些词汇的出现。同样,英语的用词上也有很多融合了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语言。同传译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译出目的语,就必须深人了解中西方文化,从而排除文化噪音的干扰。
文化噪音的处理办法
文化噪音不可避免,但同传译员可以充分利用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噪音进行过滤,即采用解释说明的办法化解口译危机,如上文提到的“一个中心、两个基本点”,“三通”,“安居工程”,“倒爷”等词汇。同传译员可以分别解释成“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坚持改革开放”,“通邮、通航、通商”和“保障城镇中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工程”。要化解文化噪音造成的影响,译员应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多下功夫,一方面应学会处处留心社会上出现的新词,多动脑子想想这些词汇的译法,日积月累就能积累不少有文化特色的词汇,一方面加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,在现场口译中才能灵活地进行翻译,减少文化噪音产生的影响。